肩袖是肩膀里一组肌腱的统称,由 4 块肌肉的肌腱组成,像 “袖子” 一样包裹着肩关节,主要作用是稳定肩关节、帮助手臂完成抬举、旋转等动作。当这些肌腱因过度使用、外伤或老化出现磨损、撕裂时,就会引发肩袖损伤,导致肩膀疼痛、活动受限。
肩袖损伤不是老年人的 “专利”,长期用肩过度的人(如经常举高手臂工作的装修工、频繁打羽毛球的运动爱好者)、久坐办公且坐姿不良的上班族,以及随着年龄增长肌腱逐渐退化的中老年人,都是高发人群。
疼痛有 “特定场景”:抬臂时(如举高杯子、梳头)肩膀疼痛明显,放下手臂后疼痛减轻;夜间侧卧压到患侧肩膀时,疼痛可能加重,甚至影响睡眠。
手臂活动 “受限”:想把手臂举过头顶、向后背手(如扣内衣扣)时,会感觉肩膀无力、动作僵硬,严重时根本无法完成这些动作。
肩膀 “发力疼”:尝试用力抬臂或提重物时,肩膀会有明显疼痛感,仿佛 “用不上劲”,但按压肩膀外侧时,疼痛可能不明显(区别于肩周炎的广泛压痛)。
过度用肩且姿势不对:长期举高手臂工作、频繁打羽毛球或网球,若动作不标准,肩袖肌腱会反复受到摩擦和牵拉,逐渐出现磨损;平时抬手时习惯耸肩,会增加肩袖的负担,加速损伤。
突然用力或外伤:搬重物时突然发力、摔倒时用手撑地,或肩膀被撞击,可能导致肩袖肌腱突然撕裂,引发急性损伤。
久坐不动 + 坐姿不良: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肩膀保持前伸、含胸的姿势,会让肩袖肌腱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容易出现劳损;缺乏运动导致肩部肌肉力量减弱,也会降低肩袖的稳定性,增加损伤风险。
年龄增长 + 忽视保养:40 岁以后,肌腱会逐渐退化、弹性变差,若平时不注意肩部保暖、偶尔肩膀不适时仍强行用肩,容易诱发肩袖损伤。
科学用肩,避免过度:避免长时间举高手臂或重复同一肩部动作,工作或运动时每 30 分钟休息 5 分钟,活动一下肩膀;运动前做好肩部热身(如绕肩、拉伸),运动后及时放松,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不盲目追求高难度动作。
改善姿势,强化肩部:坐姿保持腰背挺直,肩膀自然向后打开,避免含胸、耸肩;每天做简单的肩部锻炼(如靠墙站立时双臂贴墙缓慢抬举、用轻重量哑铃做侧平举),增强肩部肌肉力量,提升肩袖稳定性(动作需缓慢、轻柔,避免疼痛)。
注意保暖,及时休息:避免肩膀长时间暴露在冷风中,空调房可穿带袖外套或搭披肩;肩膀出现轻微酸痛时,及时停止用肩,通过热敷(用温毛巾敷 15 分钟)、缓慢活动肩膀缓解不适,别硬扛着继续用力。
免责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使用,不做任何医疗诊断,就医优先,文章未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咨询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