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出现风团(红肿斑块),伴有瘙痒,有时还会融合成片,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很多人不知道,荨麻疹分多种类型,诱因和表现各有特点,了解类型才能更好地应对。
急性荨麻疹:起病急,风团突然出现,可能在几小时内消退,但新的风团会反复出现,通常持续不超过6周。多由明确诱因引起,比如吃了海鲜、坚果等易过敏食物,或接触花粉、动物毛发,甚至感染(如感冒)也可能诱发。症状较轻时可能只有局部风团,严重时可能伴随嘴唇肿胀、呼吸困难,需及时处理。
慢性荨麻疹:风团反复发作超过 6 周,且每周发作至少 2 次,病因往往不明确,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慢性感染、精神压力等有关。症状相对温和,但会持续影响生活质量,需要长期管理。
接触性荨麻疹:皮肤接触某些物质后出现风团,比如化妆品、洗涤剂、金属饰品、植物汁液等。接触部位先发痒,随后出现红肿,避免接触后症状会逐渐缓解。
压力性荨麻疹:皮肤受到压力后(如紧身衣勒压、长时间坐立、走路摩擦),受压部位在数小时内出现风团,伴有疼痛或灼热感,常见于腰带处、足底、臀部等部位。
寒冷性荨麻疹:接触冷空气、冷水或冷物后发作,暴露部位(如面部、手部)出现风团,严重时全身发冷、嘴唇发紫,保暖后症状会减轻。
日光性荨麻疹:紫外线照射后,暴露皮肤在几分钟内出现风团,伴有瘙痒,避光后约 1-2 小时消退,阴天或穿长袖衣物可减少发作。
胆碱能性荨麻疹:多见于年轻人,运动、出汗、情绪激动或吃热食后发作,全身出现细小的风团(像蚊子叮咬的小包),伴有明显瘙痒,通常半小时到 1 小时内消退。
风团伴随呼吸困难、喉咙发紧、声音嘶哑(可能是喉头水肿,有窒息风险);
风团同时出现头晕、心慌、腹痛、恶心呕吐(可能是全身过敏反应);
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
出现这些情况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记录 “过敏日记”:记下每次发作前吃的食物、接触的物品、所处环境,帮助找到诱因并避免接触。
减少刺激:穿宽松的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肤;不用热水烫洗或抓挠风团,以防加重瘙痒和皮肤损伤。
调整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暂时避开辛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发作风险。
如若过敏严重,及时就医才是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使用,不做任何医疗诊断,就医优先,文章未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咨询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