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被称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
它是人体的中轴骨骼,上端承托头颅,下端达尾骨尖,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具有负重、减震、保护内脏和脊髓、运动等功能。
脊柱由椎体和椎间盘一节一节叠加形成,3/4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
小孩刚出生的脊柱由33块椎体组成;成人则是26块,从上到下,分为五个部分:
颈椎:7块
胸椎:12块
腰椎:5块
骶骨:1块(由5块骶椎融合构成)
尾骨:1块(由3~4块尾椎融合构成)
脊柱就像一架高度精密的仪器,连接处的误差不超过1毫米,哪怕是轻微地闪一下都可能对它造成伤害。
若脊柱失稳、变形、关节错位,则可能压迫其附近的神经、血管,导致脏器功能出现紊乱,影响全身。
01
哪些动作容易伤脊柱
久坐
人在久坐时,腰部承受的压力很大,颈椎处于前倾的姿态,很容易导致脊椎疲劳。
大部分的腰椎病就是这坐出来的,约有35%的长期慢性腰痛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
建议:
每隔45分钟就起身活动5~10分钟,喝水、远眺等都可以。
低头
人直立位时,头颅对颈椎的压力约为4.5~5.4千克,而低头时,我们的颈椎承受的压力增加,当低头60°时,对颈椎的压力达27千克,是正常重量的5~6倍。
长期保持低头状态,会让颈椎处于高强度的负荷中,很容易出现颈椎的生理曲度僵直,甚至“反弓”,加速颈椎退行性病变。
建议:
(1)日常尽量保持头部直立,不含胸驼背;
(2)低头玩手机不应超过15分钟,可以举起手机或使用手机支架,让手机与视线平齐或稍低;
(3)伏案工作或学习时,调整桌椅的高度和电脑屏幕,让屏幕与视线平行,或略低于平视视线;
(4)长期伏案学习和工作45分钟后,起来活动活动颈椎;
(5)多做一些仰头运动或锻炼,比如打羽毛球、游泳等。
跷二郎腿
跷二郎腿时,骨盆倾斜,腰椎受力不均,身体前倾的同时脊柱弓起,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脊椎劳损、变形,甚至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原本就有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问题的人,还会加重病情。
建议:
(1)改掉跷二郎腿的习惯;
(2)如果实在忍不住,注意每次跷的时间不要太长,左腿跷一会儿换右腿跷,两腿交替,不要久坐。
趴着午休
趴着扭曲了脊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并错误拉伸了后背肌群,压迫臂神经导致整个脊椎后背及上臂血运不通。
趴着睡并不能缓解疲劳,相反会加重脊椎和后背肌肉损伤,长久可导致系列病症。
建议:
(1)有条件的话,找个地方或买个午休床躺着睡;
(2)如果在座位上午休,可以坐在椅子上,身体微微后仰,腰后、颈后垫个垫子,简单休息一会儿即可。
“葛优躺”
葛优躺时,腰部是悬空的,缺乏足够的支撑,腰椎所承受的压力增加,肌肉和韧带变得疲劳。久而久之,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甚至脊椎畸形。
此外,脖子靠在沙发上,肌肉和韧带都放松了,但头颅的重量会被转移到颈椎上,颈椎的压力增加。
建议:
(1)避免葛优躺,保持正确的坐姿:腰背挺直,两腿放平,小腿与大腿呈90°,腰后加个靠枕;
(2)如果要葛优躺,用抱枕垫在身体与沙发之间的空隙,作为支撑。
02
如何保养脊柱
01
保持正确的姿势
站姿:目视前方,下颌内收,双腿均匀负重,且使耳、肩、髋、膝、踝处于一条直线。
坐姿:背靠椅背,不要让腰或后背与椅背留有缝隙,膝盖窝与座椅留一拳的距离保持大腿平行于地面。
调整座椅高度,使双肩自然下垂小臂和大臂夹角呈100°~110°,打字时不耸肩。
卧姿:推荐仰卧睡觉,可以膝部下垫枕头,帮助维持脊柱曲线,缓解椎间盘压力。
侧卧时可以双腿间夹被子或枕头,枕头应与肩同高,而且要两边换着睡,注意床垫质地应软硬适中。
02
避免外伤
脊椎严重损伤多由外伤导致,外伤容易导致脊椎曲度改变,颈椎和腰椎由于活动度较大易受伤,日常要注意保护。
如果受伤,要第一时间制动,到医院后通过颈托、腰托等支具帮助支撑,减少伤害。
03
适当运动
可以通过八段锦、太极、游泳、慢跑等运动锻炼脊椎周围肌肉力量,也可以尝试平板支撑、小燕飞等动作,以锻炼背部肌肉,有利于脊椎保护。
04
控制体重
超重人群的脊椎承受压力更大,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脊椎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