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石?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其中,肾结石与输尿管结石较为常见。
结石在肾脏内形成,是由矿物质和酸性盐组成的沉淀物,以25-40岁人群多见。此外,结石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热带、干燥或水质中含钙高的地区发病率较高。
临床表现
1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1. 疼痛:结石没有形成梗阻时,无症状或者疼痛较轻。结石活动或引起输尿管梗阻时,出现一侧腰部或者下腹部绞痛,疼痛可向会阴部放射。
2. 血尿:结石直接损伤肾和输尿管的黏膜,常在剧痛后出现血尿,即尿液呈粉红色或红色,可有血丝或血块。
3. 恶心或呕吐。
4. 感染症状:结石伴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终末疼痛、高热、寒战等症状。
2
膀胱结石
主要是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疼等,以排尿突然中断并伴有疼痛感为典型。
3
尿道结石
表现为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和尿痛,严重时可发生急性尿储留。
治liao方法
1
非手术治疗
小于6mm的结石,大量喝水和适度运动有排出的可能,如果无法自行排出,可以服用排石药物促进结石排出;对于结石引起的疼痛,可以服用镇痛药及解痉药。
2
手术治疗
根据结石位置、大小及手术难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结石分类
根据结石的成分可分为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盐结石及胱氨酸结石。
形成原因
1
尿液因素
1.尿液中促进结石形成的物质浓度增加:如草酸、钙或尿酸等。
2.尿PH:磷酸钙和磷酸镁铵结石易在碱性尿中形成,而尿酸和胱氨酸结石易在酸性尿中形成。
3.尿液浓缩:此时尿中盐类和有机物质的浓度增高可促进结石形成。
4.抑制晶体形成的物质不足:尿液中枸橼酸、肾钙素等可以抑制结石晶体的形成和聚集,缺乏这些物质可导致结石形成。
2
泌尿系统局部因素
1.尿液瘀滞:由于机械性因素导致的尿路梗阻可引起尿液的瘀滞,促进结石的形成。
2.尿路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时,细菌、坏死组织、脓块等可成为结石的核心。
3.尿路异物:长期留置尿管、双J管等可成为结石的核心。
饮食建议
1
多喝水
关键的是多喝水,每日饮水量达到2000ml为佳,这样可以增加尿量、稀释尿液、减少尿液中的结晶沉积。
2
少吃草酸含量过高的食物
大部分结石为草酸钙结石,菠菜、甘蓝、杏仁、花生等食物中草酸含量较高,不宜多吃。
3
均衡饮食
避免动物蛋白过量摄入,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宜食用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胡萝卜、香瓜、南瓜等。
免责声明
1、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2、内容涉及医学知识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咨询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