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 1 个月是角膜修复的关键阶段,需格外注意用眼细节。
控制用眼时长:术后 1 周内,每天看电子屏幕不超过 2 小时,每次连续用眼不超过 20 分钟,看完后闭眼休息 5 分钟。1 个月后可逐渐增加,但仍需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连续盯电脑 4 小时以上)。
避免揉眼和眼部碰撞:术后角膜处于修复状态,揉眼可能导致角膜瓣移位(激光类手术)或伤口愈合不良。洗脸、洗头时动作轻柔,避免水直接冲进眼睛;外出时戴防风镜或太阳镜,防止异物进入眼内。
保持眼部清洁干燥:术后 1 周内不化眼妆(眼影、睫毛膏),避免化妆品颗粒刺激角膜;不游泳、不蒸桑拿,防止污水或热气影响伤口愈合。
术后视力稳定后,仍需通过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护眼睛,避免视力回退。
遵循 “20-20-20” 法则:每用眼 20 分钟,抬头看 20 英尺(约 6 米)外的物体 20 秒,让睫状肌放松,减少视疲劳。尤其长期办公族,可设置闹钟提醒自己定时远眺。
保持合适的用眼环境:看手机、电脑时,屏幕亮度与环境光一致(避免屏幕过亮或过暗),屏幕中心低于视线 15°,减少眼球暴露面积。晚上看屏幕时开一盏低亮度背景灯,避免在黑暗中用眼。
避免过度依赖 “高清视力”:术后视力清晰,容易不自觉地长时间用眼(如追剧、玩游戏)。需有意识地控制用眼时间,即使眼睛不觉得累,也应每 1 小时休息 5 分钟,让眼睛 “劳逸结合”。
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 A(胡萝卜、菠菜)、维生素 C(橙子、猕猴桃)和 Omega-3 脂肪酸(深海鱼、坚果)的食物,帮助角膜修复和维持眼表健康;少吃辛辣、油炸食品,避免引起眼部不适。
充足的睡眠:每天睡够 7-8 小时,睡眠时眼睛处于放松状态,能促进角膜修复和泪液分泌。熬夜会导致眼睛干涩、疲劳,影响术后长期稳定性。
管理眼部不适:术后若出现轻微干涩、异物感,可通过多眨眼(每分钟 15-20 次)缓解,或在干燥环境(如空调房)放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减少泪液蒸发。
定期复查不松懈:术后 1 周、1 个月、3 个月、半年需按时复查,让医生评估角膜愈合、视力变化等情况。若出现突然视力下降、眼痛、畏光等症状,即使不在复查时间,也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使用,不做任何医疗诊断,就医优先,文章未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咨询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