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是面部的 “门面”,也是咀嚼食物的重要工具。当牙齿排列不齐、咬合错位时,不仅影响笑容的美观,还可能给口腔健康埋下隐患。牙齿正畸(俗称 “整牙”)就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引导牙齿移动到正确的位置,让它们 “各就各位”,恢复正常的排列和咬合。
牙齿正畸的核心是利用人体骨骼的可塑性,通过正畸装置对牙齿施加温和而持续的力量,引导牙齿在牙槽骨中缓慢移动。牙齿并非固定在骨头里,而是像 “树扎根在土壤中” 一样,通过牙周膜与牙槽骨相连。当正畸装置(如托槽、钢丝、隐形牙套等)产生的力量传递到牙齿上时,受力一侧的牙槽骨会逐渐被吸收,而另一侧则会新生成牙槽骨,牙齿就在这个 “拆旧建新” 的过程中,慢慢移动到新的位置。
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力量过大可能损伤牙齿和骨骼,力量过小则无法推动牙齿移动。因此,正畸治疗中需要定期调整力量,确定牙齿移动的方向和速度符合预期,达到整齐排列和正常咬合的目标。
牙齿正畸的适用范围很广,只要是牙齿排列或咬合存在问题,且口腔健康状况允许,都可以考虑正畸。常见的适应症包括牙齿拥挤,即牙齿数量与牙槽骨空间不匹配,导致牙齿相互重叠、错位,不仅难以清洁,还可能影响牙齿健康;牙齿稀疏则是牙齿之间存在明显缝隙,可能影响美观和发音。
咬合异常是正畸的重要目标,比如 “龅牙”(上前牙过度前突)、“地包天”(下前牙覆盖上前牙)、咬合过深(上前牙盖住下前牙过多)、咬合过浅(上下牙无法充分接触)等。这些异常的咬合关系会影响咀嚼效率,长期下来还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不适,甚至影响面部轮廓的协调。
此外,个别牙齿的错位(如倾斜、扭转)、牙齿萌出顺序异常导致的排列问题,以及因不良习惯(如长期咬唇、吮指、口呼吸)引起的牙齿畸形,都可以通过正畸得到改善。对于一些面部骨骼发育不平衡的情况,还可以通过正畸联合其他手段,引导骨骼向更协调的方向发展。
牙齿正畸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通常需要经历几个阶段的配合。初始评估阶段是基础,需要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牙齿排列、咬合关系、牙槽骨状况、面部轮廓等,同时可能需要拍摄 X 光片、制取牙模、拍摄面部和口腔照片,为制定个性化的正畸方案提供依据。如果存在龋齿、牙周炎、智齿阻生等问题,需要进行治疗,确定口腔处于健康状态。
方案制定阶段,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结合患者的需求(如美观、时间、预算),制定详细的正畸方案,包括选择哪种正畸装置(如传统托槽、自锁托槽、隐形牙套等)、预期的牙齿移动路径、大致的治疗周期等,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征得同意后再开始治疗。
正畸实施阶段是核心,首先需要在牙齿上安装正畸装置(如粘贴托槽、佩戴牙套),然后通过定期复诊(通常每 4-6 周一次)调整装置的力量,引导牙齿逐步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牙齿可能会出现轻微的酸痛或不适,这是牙齿移动的正常反应,通常几天后会自行缓解。
当牙齿达到预期的排列和咬合状态后,就进入保持阶段,此时需要拆除正畸装置,佩戴保持器。保持器的作用是巩固正畸效果,防止牙齿在新的位置上 “反弹”,因为牙齿移动后,牙槽骨需要时间完成改建。保持器的佩戴时间因人而异,可能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甚至终身夜间佩戴,具体需遵循医生的建议。
正畸装置的种类多样,各有其特点,适合不同的需求和情况。传统金属托槽是常见的一种,由金属托槽和钢丝组成,托槽粘贴在牙齿表面,通过钢丝施加力量。它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价格相对较低、力量控制精确,但美观性稍差,且托槽和钢丝可能会摩擦口腔黏膜,需要使用保护蜡缓解不适。
自锁托槽是传统托槽的升级款,托槽上有自锁结构,不需要使用结扎丝固定钢丝,减少了对口腔黏膜的刺激,佩戴更舒适,且牙齿移动速度可能更快,复诊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价格相对较高。
陶瓷托槽的颜色接近牙齿颜色,美观性比金属托槽好,适合对美观有一定要求的患者,但其强度稍低于金属托槽,可能更容易损坏,且价格更高一些。
隐形牙套是近年来流行的正畸装置,由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制成,通过一系列可更换的牙套引导牙齿移动。它的较大优点是美观性好,几乎不影响日常社交和工作,且可以自行摘戴,方便清洁牙齿和进食,但适用范围相对有限(主要适合轻中度牙齿畸形),价格较高,且需要患者高度配合,每天佩戴足够长的时间(通常 20-22 小时)才能保持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正畸装置,如舌侧托槽(粘贴在牙齿内侧,全隐形)、功能矫治器(主要用于儿童早期干预)等,各有其适用场景,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正畸期间的口腔健康维护尤为重要,直接影响正畸效果和牙齿健康。清洁方面,需要比平时更仔细,因为正畸装置(如托槽、钢丝、附件)容易残留食物残渣。建议使用专门的正畸牙刷(刷头较小、刷毛软硬适中),采用 “小圈刷” 的方式清洁牙齿的每个面和托槽周围;配合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等工具,清洁牙齿之间和托槽下方的缝隙,避免食物嵌塞导致龋齿或牙龈炎。
饮食方面需要格外注意,避免食用过硬的食物(如坚果、硬糖、冰块、排骨),以防损坏托槽、钢丝或附件;避免食用过黏的食物(如口香糖、糯米、软糖),以免黏附在正畸装置上难以清洁;大块的食物(如苹果、梨)切成小块后再吃,避免用牙齿直接啃咬;进食后要及时漱口或刷牙,清理食物残渣。
生活习惯上,要避免用牙齿咬硬物(如开瓶盖、咬线头等),以免损坏正畸装置或损伤牙齿;如果佩戴的是隐形牙套,摘戴时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牙套变形或牙齿损伤,同时要保持牙套的清洁,每天用清水或专用清洁剂清洗,避免高温消毒(会导致牙套变形)。
此外,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正畸装置的力量和位置;如果出现托槽脱落、钢丝断裂、牙套损坏或口腔黏膜溃疡等情况,要及时联系医生处理,避免影响正畸进度或导致其他问题。
牙齿正畸是一场需要耐心和坚持的 “修行”,它不仅能让牙齿变得整齐美观,更能改善咬合功能,提升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畸方式,配合医生的治疗,做好日常维护,就能在时间的见证下,收获一口整齐健康的牙齿和自信灿烂的笑容。
免责声明
1、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内容涉及医学知识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咨询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