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刷牙时发现牙刷上沾着血丝,不少人会觉得 “不过是上火了”,漱漱口就不当回事。然而,偶尔一次出血或许无需过度紧张,但频繁出现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以下 5 种情况,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刷牙、咬苹果时牙龈出血,伴随牙龈红肿、口臭,很可能是牙周炎作祟。牙菌斑、牙结石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持续刺激牙周组织,引发炎症。若不及时治疗,炎症会逐渐破坏牙槽骨,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定期洗牙清理牙结石、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是预防牙周炎的关键。
刷牙后出血不止,或轻微碰撞就出现大片淤青,需警惕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这类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止血困难。若伴有发热、贫血、乏力等症状,务必尽快就医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早诊断才能抓住治疗先机。
孕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会让牙龈对牙菌斑的反应更敏感,引发妊娠期龈炎,导致刷牙出血、牙龈增生。严重时甚至会形成 “妊娠瘤”。为避免影响母婴健康,孕妇需加强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局部治疗。
除了刷牙出血,还常感觉口干舌燥、眼睛干涩,喝水也无法缓解,可能与干燥综合征有关。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破坏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同时累及口腔黏膜,导致牙龈脆弱易出血。及时就医检查自身抗体,配合药物治疗可控制病情发展。
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失控,会导致血管和神经病变,削弱口腔组织抵抗力,使牙龈更容易发炎出血。而牙龈炎症又会反过来影响血糖稳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糖尿病患者若发现刷牙出血,需立即监测血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做好口腔护理。
偶尔一次刷牙出血或许无伤大雅,但当出血频繁出现,并伴随上述症状时,千万别把它当小问题。及时排查病因、对症治疗,才能守护全身健康。毕竟,口腔不仅是进食的起点,更是身体健康的一面镜子。
免责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使用,不做任何医疗诊断,就医优先,文章未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咨询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