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突然感觉牙齿好像松了,心里顿时充满担忧。可这牙齿究竟是真的松了,还是只是一种错觉呢?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自我初步感知:用舌尖轻轻顶一顶感觉松动的牙齿,若能明显感觉到牙齿有晃动,且与邻牙相比,晃动幅度较为异常,那很可能牙齿已经松动。还可以用手指轻轻捏住牙齿,尝试做小幅度的左右或上下推动,若能感觉到牙齿在牙槽骨中有移动,而非紧密固定状态,基本可判断牙齿松动。但需注意,操作时力度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损伤牙齿。
专业口腔检查:若自我感知不确定,应及时前往口腔科就诊。医生会通过专业工具,如牙科镊子等,对牙齿进行检查。医生会根据牙齿松动的方向、幅度等,准确判断牙齿松动的程度,并能进一步查明松动原因。比如,轻度松动的牙齿,松动幅度在 1mm 以内;中度松动,松动幅度在 1 - 2mm;重度松动,松动幅度超过 2mm,且牙齿可能出现垂直向松动或移位。
牙周炎作祟:牙周炎是导致牙齿松动常见的原因之一。口腔卫生不佳,牙菌斑、牙结石在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大量堆积,持续刺激牙周组织,引发炎症。随着病情发展,牙槽骨逐渐吸收,牙齿失去足够的支撑,就会开始松动。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饭后不漱口,食物残渣在口腔内发酵,滋生细菌,容易引发牙周炎,进而导致牙齿松动。
外力撞击:意外摔倒、碰撞,或者在运动中牙齿受到外力冲击,都可能导致牙齿松动。比如打篮球时,不小心被手肘撞到牙齿;骑车摔倒,磕到牙齿等。这种因外力导致的牙齿松动,可能伴有牙龈出血、牙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牙齿折断。
咬合问题:长期存在咬合创伤,如牙齿排列不整齐、咬合关系错乱,会使个别牙齿承受过大的咬合力。时间一长,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受损,牙齿逐渐松动。例如,有些人天生牙齿拥挤,部分牙齿在咀嚼时受力不均,容易出现松动情况。
保持口腔清洁:一旦发现牙齿松动,更要注重口腔卫生。坚持早晚正确刷牙,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 3 分钟,牙齿每个面都能清洁到位。饭后及时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清洁口腔内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防止松动牙齿进一步受到炎症侵害。
避免过度使用松动牙:在明确牙齿松动原因并接受治疗前,要避免用松动牙齿咬过硬食物,如坚果、骨头等,防止牙齿松动加剧。尽量选择软烂、易咀嚼的食物,减轻松动牙齿的负担。
及时就医治疗:无论牙齿松动程度如何,都应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病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使用,未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咨询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