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守护健康
甲状腺发展成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桥本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反应启动:
桥本甲状腺炎是导致甲减常见的原因之一。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甲状腺组织。
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遗传因素方面,如果家族中有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其他亲属患病的几率也会相应提高。
甲状腺组织逐渐破坏:
随着自身免疫反应的持续进行,甲状腺组织不断受到攻击和破坏。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甲状腺,导致甲状腺细胞受损。
甲状腺滤泡结构被破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逐渐减少。这个过程可能是缓慢进行的,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会逐渐显现。
发展为甲减:
当甲状腺组织受损严重,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时,就会发展为甲减。患者可能出现疲劳、怕冷、体重增加、便秘、皮肤干燥、毛发稀疏、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而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降低。
二、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
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状腺:
对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疾病,可能需要进行甲状腺手术。如果切除了部分甲状腺组织,剩余的甲状腺可能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正常功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可能逐渐不足,从而发展为甲减。
放射性碘治疗破坏甲状腺组织:
放射性碘(¹³¹I)治疗是治疗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一种方法。放射性碘被甲状腺摄取后,会释放出 β 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然而,如果放射性碘的剂量过大或患者对放射性碘过于敏感,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组织过度破坏,进而发展为甲减。一般来说,放射性碘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甲减。
三、垂体或下丘脑疾病
影响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垂体或下丘脑疾病可能会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从而导致甲减。垂体是分泌 TSH 的主要器官,而下丘脑则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调节 TSH 的分泌。
如果垂体发生肿瘤、炎症、出血等病变,可能会导致 TSH 分泌减少,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不足,引起甲减。下丘脑疾病如肿瘤、感染、创伤等也可能影响 TRH 的分泌,从而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
免责声明
1、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2、内容涉及医学知识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咨询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