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矫正
是指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因素(先天缺失牙或父母自身牙齿不齐的遗传)或后天因素(如:替牙期间的乳牙早失、滞留、多生牙及不良的口腔习惯等)导致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通过牙齿矫正器,对牙齿施加力量,将牙齿排列整齐,使其恢复正常咬合的状态。
什么时候儿童矫正比较好
什么情况会导致孩子乳牙缺失呢?常见的有3种情况。
一是乳牙龋坏完了,基本坏没了。二是孩子摔倒或咬到硬物等发生意外,把牙齿给磕碎了、松了,导致牙齿无法保留。还有一种就是孩子先天性的乳牙缺失。
如果孩子乳牙缺失了,两侧的牙齿就会向缺牙处移动,导致恒牙萌出的时候,没有足够的位置容纳新出的恒牙。所以,一旦出现乳牙缺失的情况,要及时去看牙,根据情况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如间隙保持器、义齿等,给恒牙萌出留出位置。
3.5岁+:乳牙地包天
地包天(下排牙包住上排牙)。这种牙齿情况一般在面容上比较明显,甚至在孩子一两岁时就可以发现这种情况。
引起孩子地包天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遗传、也可能是由于龋病、咬合干扰、长期平卧喂奶等不良习惯引起的。“地包天”会限制孩子上颌骨正常发育,引起孩子的容貌改变,导致孩子牙齿与颌骨的错位。
3.5岁+:偏颌
偏颌简单来说就是面部不对称。造成偏颌的因素有很多,有可能是遗传因素,(如孩子生下来就是一侧脸蛋略大,一侧略小)、也有可能是不良的咀嚼习惯引起的(如:经常吮指、伸舌、舔牙、咬唇等)。
孩子出现偏颌症状,可能会引发面部发育不对称,甚至有的孩子小小年纪颞颌关节会出现弹响,不能大张口等。但不是所有偏颌看上去都很明显,有些症状轻的并不容易发现。
4岁+:上门牙前突/前牙开颌
很多孩子会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吐舌、吮指、咬嘴唇、咬玩具、衣物等。
如果让孩子长期这样,那么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动作,就容易导致上门牙前突或前牙开颌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牙齿矫正才能解决。
6岁+:张口呼吸引起的腺样体面容
有些长期鼻呼吸道不通畅病史,比如长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症状的孩子,会被动选择或习惯性的张口呼吸。
时间一长,唇肌由于松弛使上前牙唇侧失去正常的压力,两侧颊肌由于拉长而压迫牙弓,使之变窄,形成腭盖高拱,前牙外突、上颌牙弓前部狭窄畸形,慢慢就出现了“腺样体面容”,或者是总开唇露齿,前牙开颌,闭不上嘴。
万一孩子已经出现类似腺样体面容,(有上颌前突和下颌后缩的情况,或者出现开颌问题),口腔医生在检查评估后通常也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去耳鼻喉专科进一步确诊和治疗,等孩子正常呼吸通道建立适合开展矫正工作时,再进行牙齿矫正,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否则,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就算是矫正了牙齿,也很容易复发。
6-8岁:替牙期地包天
有的孩子早期没有出现地包天,前门牙替换过程中,却出现地包天的情况,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这个时期的地包天,大多数情况下必须及时矫正。常见情况是:牙齿在不正常的位置关系下,新萌出的年轻恒牙每天反复多次受到咬合力的撞击,很多孩子没有疼痛感,但新出来的牙齿牙根尚未发育全,这种力量极易造成新牙牙龈损伤。
牙龈边缘明显与旁边邻牙位置差距大,这其实是牙龈萎缩的一种表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甚至牙根吸收变短、牙槽骨遭到破坏,无法保留还没有全长好的恒牙,矫正和治疗难度成倍增加的同时,矫正时间也更长。
6-12岁+:换牙期的多生牙
虽然矫正不分年龄,但是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费用都不是一个等级哦。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网络,仅供分享科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如需在线咨询挂号-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