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常见的口腔黏膜病有以下几种:
一、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概述
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和自限性的特点。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溃疡好发于唇、颊、舌等非角化黏膜部位。溃疡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凹陷,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有红晕,疼痛明显。
溃疡大小不一,数目不等,轻者单个溃疡,重者可数十个溃疡同时发作。
二、口腔扁平苔藓
概述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口腔黏膜皮肤疾病。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等有关。
临床表现
病损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颊部为常见。病损表现为白色网状或树枝状条纹,也可出现糜烂、溃疡、萎缩等表现。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疼痛、粗糙感等不适。
口腔扁平苔藓有一定的癌变风险,虽然癌变率较低,但需要定期复查。
三、口腔白斑病
概述
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或斑片,不能擦去,也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病因不明,可能与吸烟、饮酒、局部刺激、念珠菌感染、维生素缺乏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白斑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颊黏膜、舌黏膜为常见。白斑一般为灰白色或乳白色,边界清楚,表面粗糙,有时可出现溃疡、糜烂等表现。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疼痛、粗糙感等不适。
口腔白斑病属于癌前病变,有一定的癌变风险,需要密切观察和定期复查。
四、灼口综合征
概述
是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病因不明,可能与局部刺激、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有关。
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舌部烧灼样疼痛,也可累及口腔其他部位黏膜。疼痛一般在早晨较轻,晚上加重,进食或注意力分散时疼痛可减轻或消失。口腔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发现。
灼口综合征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念珠菌口炎
概述
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机体免疫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情况下容易发病。
临床表现
可分为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急性红斑型念珠菌口炎、慢性红斑型念珠菌口炎和慢性增殖型念珠菌口炎等类型。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又称鹅口疮,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凝乳状假膜,稍用力可擦去,露出红色糜烂面。患者可伴有口干、疼痛等不适。
急性红斑型念珠菌口炎表现为黏膜充血糜烂,疼痛明显。慢性红斑型念珠菌口炎多发生于佩戴义齿的患者,表现为义齿基托下的黏膜充血发红。慢性增殖型念珠菌口炎表现为黏膜白色斑块状增生,表面粗糙。
六、唇炎
概述
是发生于唇部的炎症性疾病。病因复杂,可能与气候干燥、风吹日晒、局部刺激、过敏反应、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可分为慢性非特异性唇炎、腺性唇炎、肉芽肿性唇炎、光化性唇炎等类型。
慢性非特异性唇炎表现为唇部干燥、脱屑、皲裂,有时可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等表现。腺性唇炎表现为唇部肿胀、肥厚,可见腺口扩张,有黏液性分泌物排出。肉芽肿性唇炎表现为唇部弥漫性肿胀,呈暗红色,质地柔软,有时可出现溃疡、糜烂等表现。光化性唇炎主要发生于户外工作者,表现为唇部干燥、脱屑、皲裂,严重时可出现水疱、糜烂、结痂等表现。
免责声明
1、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2、内容涉及医学知识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咨询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