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空气变干,不少人的皮肤开始“闹脾气”——瘙痒、脱屑、红疹反复出现。秋季换季时温度骤降、湿度降低、过敏原增多,是皮肤病的高发期,提前了解易复发的类型和应对方法,才能让皮肤安稳度过换季期。


湿疹:干燥+刺激引发“痒不停”:秋季空气湿度下降,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屏障功能减弱,接触尘螨、动物皮屑或穿化纤衣物时,易引发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米粒大小的丘疹,伴随剧烈瘙痒,抓挠后可能出现渗液、结痂,常见于四肢屈侧、颈部。
荨麻疹:温差+过敏导致“风团反复”:秋季早晚温差大,冷热刺激会让皮肤血管收缩扩张异常;加上秋季花粉(如蒿草、豚草)、果实过敏原增多,易诱发荨麻疹。症状为突然出现风团(红色或苍白色肿块),瘙痒明显,数小时后可自行消退,但会反复出现,严重时可能伴随腹痛、呼吸困难。
银屑病(牛皮癣):气候干燥加重“脱屑”:银屑病患者皮肤本身屏障脆弱,秋季干燥会导致皮肤角质层异常增生,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伴随轻微瘙痒,常见于头皮、四肢伸侧。精神压力大、熬夜也会诱发或加重症状。
温和清洁,留住皮肤“水分”:用37-40℃温水洗澡,避免热水烫洗;洗澡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每周用1-2次沐浴露(选无香料、无皂基款);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身体乳,保湿霜,锁住皮肤水分。
避开诱因,减少“刺激”接触:过敏体质者外出戴口罩,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穿纯棉、宽松的衣物,减少化纤面料对皮肤的摩擦;少吃辛辣、海鲜、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帮助维持皮肤黏膜健康。
调节环境,保持“湿润”状态: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或暖气房,每隔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外出时注意防晒,秋季紫外线依然强烈,可戴帽子、涂温和的物理防晒霜。
规律作息,增强皮肤“抵抗力”: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熬夜会降低皮肤免疫力;适度运动(如快走、瑜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新陈代谢;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诱发皮肤病。
若皮肤出现持续瘙痒、红疹面积扩大、脱屑加重,或伴随疼痛、渗液等症状,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秋季换季护肤的核心是“保湿+防刺激”,只要做好基础护理,避开诱因,就能有效减少皮肤病复发,让皮肤保持健康状态。
免责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使用,不做任何医疗诊断,就医优先,文章未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咨询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