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天气转凉、空气干燥,不少人出现咳嗽不止的情况,晨起或夜间尤为明显。中医认为,秋季咳嗽多与“燥邪伤肺”“肺气失宣”有关,防护需从润燥养肺、调理生活习惯入手,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不适。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秋季咳嗽的发生与季节特点密切相关:
燥邪侵袭:秋季气候干燥,“燥邪”易伤肺津,导致肺失滋润,肺气上逆引发咳嗽,常表现为干咳无痰、咽喉干痒;
风寒犯肺:秋季早晚温差大,若不慎受凉,风寒之邪侵袭肺部,肺气不畅,会出现咳嗽伴白痰、鼻塞流涕等症状;
肺气虚弱:体质较弱、肺气不足的人,秋季更易受外邪侵袭,咳嗽反复难愈,还可能伴随乏力、气短等表现。
结合秋季气候特点和中医理论,做好以下防护能有效减少咳嗽困扰:
润燥养肺,调畅肺气: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干燥冷空气和粉尘刺激咽喉;每天适量饮水,可喝温开水或煮制的梨水、银耳水,帮助滋润肺津。
饮食调理,忌燥护脾:多吃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山药等,可做成百合银耳羹、蒸梨等;避免食用辛辣、油炸、过甜的食物,以免助燥伤肺;中医认为“脾为肺之母”,可适量吃小米、南瓜等健脾食物,增强肺的运化功能。
穴位按摩,疏通气机:每天按摩肺经上的关键穴位,帮助疏通气机、缓解咳嗽。如按揉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每次1-2分钟,力度适中;按揉肺俞穴(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用手掌搓热后轻按,每次3-5分钟,能起到宣肺止咳的作用。
若咳嗽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咳嗽伴痰中带血、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调理,切勿自行拖延。
免责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使用,不做任何医疗诊断,就医优先,文章未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咨询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