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一种发生于婴儿和成人中的慢性、复发性且通常程度较轻的皮炎。脂溢性皮炎多发生在头、面、胸背或会阴部等皮脂溢出部位,主要表现为红斑性皮疹,表面附着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常伴有不同程度痒。其严重程度可能各不相同,患者可为极轻度的无症状性头皮鳞屑头皮屑,也可表现为更广泛的受累。
2.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指皮肤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引起接触部位皮肤甚至接触部位以外皮肤的炎症性反应。本病常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轻者可产生红斑、水肿、丘疹等表现,重者皮损处可有糜烂、渗出、甚至坏死,多伴有瘙痒。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需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3.湿疹——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皮疹呈多形性,对称分布,明显瘙痒,慢性 病程,湿疹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湿疹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及渗出;亚急性期表现为红肿和渗出减轻,糜烂面结痂、脱屑;慢性期主要表现为粗糙肥厚、苔藓样变。4.荨麻疹——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它的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荨麻疹可表现为风团,伴或不伴有血管性水肿。风团是瘙痒性、粉红色或苍白的浅表真皮肿胀,其周围有红晕。单个风团在24h内快速地出现、消退。血管性水肿常发生于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或黏膜下组织。受累的部位颜色正常或呈淡粉色,自觉疼痛而非瘙痒,边界更模糊,通常持续2~3天。
5.毛囊炎——毛囊炎是毛囊细菌感染发生化脓性炎症。初起为红色丘疹,逐渐演变成丘疹性脓疱,孤立散在,自觉轻度疼痛。皮损初起为粟粒大小的红色毛囊性丘疹,随后顶部化脓形成小脓疱,周围有炎性红晕。皮疹散在发生,互补融合。好发部位为多毛部位,如小腿、外阴、头皮及四肢其他部位。需注意在面部时,需要与痤疮和玫瑰痤疮相鉴别。
6.皮肤癣——皮肤癣菌病为皮肤癣菌侵犯皮肤、毛发和指甲等,引起的一组真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皮肤上可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脓疱,常有脱皮、瘙痒等表现,累及指(趾)可有甲色、增厚及彩等改变。主要包括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和甲癣等。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需在线咨询挂号-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时间: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