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会导致脱肛——【保定肛肠医院|保定东大肛肠医院】
脱肛又称直肠脱垂,以下是可能导致脱肛的情况: 一、解剖因素 小儿发育未完善 婴幼儿的骶骨弯曲尚未形成,直肠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且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比较薄弱,固定直肠的力量较差。 所以,小儿容易在一些增加腹压的情况下发生脱肛,如长期腹泻、咳嗽、哭闹等。 老年人肌肉松弛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盆底肌肉和直肠周围组织也会变得松弛,对直肠的支持固定作用减弱。 同时,老年人可能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等,这些疾病会增加腹压,从而促使脱肛的发生。 二、腹压增加 长期便秘 长期便秘的患者,排便时需要用力过度,使腹压急剧增高。长期如此,会对直肠造成持续的向下压力,容易导致直肠脱垂。 长期腹泻 长期腹泻会使直肠黏膜受到反复刺激,引起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同时也会使肛门括约肌松弛。此外,频繁的腹泻会导致腹压频繁升高,也容易引发脱肛。 妊娠与分娩 女性在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的发育,子宫逐渐增大,会对直肠产生压迫,使腹压升高。同时,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难产时,用力过度也会增加腹压,容易引起直肠脱垂。 剧烈咳嗽 长期剧烈咳嗽,如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患者,咳嗽时会使腹压瞬间升高,对直肠产生向下的冲击力。如果直肠周围组织比较薄弱,就可能导致脱肛。 排尿困难 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等疾病可引起排尿困难,患者在用力排尿时会使腹压增高,也可能导致脱肛。 重体力劳动 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如搬运工、建筑工人等,经常需要用力抬举重物,这会使腹压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长期如此,容易引发脱肛。 三、其他因素 肛门直肠手术损伤 一些肛门直肠手术,如果操作不当或术后恢复不良,可能会破坏肛门直肠周围的组织和结构,削弱对直肠的固定作用,从而导致脱肛。 神经系统疾病 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马尾神经损伤等,会影响肛门直肠的神经支配,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和盆底肌肉松弛,从而增加脱肛的发生风险。 免责声明 1、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2、内容涉及医学知识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咨询挂号】
时间:2024-10-16